中新社大连7月25日电 (记者 杨毅)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25日在辽宁大连召开发布会,宣布全球首次绿氨船舶燃料加注本月24日在大连顺利完成。
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清洁能源载体,绿色合成氨(简称“绿氨”)是基于清洁电力通过电解水制氢及驱动空气分离装置制氮气,然后利用氢气和氮气反应得到的氨,其生产过程碳排放强度几乎为零。绿氨被认为是潜力极大的传统化石能源替代燃料,在化工、航运等行业的降碳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次加注的绿氨来自内蒙古,是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得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船舶燃料。接受加注作业的5500HP氨动力港口作业船是国内首艘氨动力船舶,船上搭载自主研发氨气双燃料发动机、氨燃料供给系统、氨燃料储罐等核心设备,主甲板两侧布置的2个全压式氨燃料罐,能够为主机提供稳定可靠的氨燃料供应,最大氨能替代比例高达91%。
据了解,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生物质秸秆资源,是全国主要的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生产基地。随着国内绿氨产能的逐步释放,对于生产端将会逐步降低生产成本,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安全总监刘汉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绿氨在绿色燃料替代结构中将会占据重要地位,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具备大规模生产绿氨的潜力,在绿氨产业链中大有可为。刘汉坤说,当前,制约绿氨应用的关键是发动机问题,包括该公司在内的全球多家企业在氨燃料发动机及配套系统上已实现多项关键突破,这为绿氨在航运业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辽宁海事局副局长季军表示,此次成功加注标志着中国航运业在绿色低碳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将为全球航运业提供零碳排放的解决方案,有力推动全球航运业向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完)
womenyejiechuguoyiseliedechuangyegongsi,danyinweibentushichangbijiaoxiao,guoqudabufengongsidoushiB2Bdejishugongsi,zuoyigediandejishutupo,zuihoumaigeimeiguo、zhongguodegongsi,meiguohenduogongsidoushiyoutairenchuangbande。我(wo)们(men)也(ye)接(jie)触(chu)过(guo)以(yi)色(se)列(lie)的(de)创(chuang)业(ye)公(gong)司(si),(,)但(dan)因(yin)为(wei)本(ben)土(tu)市(shi)场(chang)比(bi)较(jiao)小(xiao),(,)过(guo)去(qu)大(da)部(bu)分(fen)公(gong)司(si)都(dou)是(shi)B(B)2(2)B(B)的(de)技(ji)术(shu)公(gong)司(si),(,)做(zuo)一(yi)个(ge)点(dian)的(de)技(ji)术(shu)突(tu)破(po),(,)最(zui)后(hou)卖(mai)给(gei)美(mei)国(guo)、(、)中(zhong)国(guo)的(de)公(gong)司(si),(,)美(mei)国(guo)很(hen)多(duo)公(gong)司(si)都(dou)是(shi)犹(you)太(tai)人(ren)创(chuang)办(ban)的(de)。(。)
可穿戴超声系统
“虽然从面积上看,目前的影响还不是太大,但是当前正值农忙季节,麦收之后还要继续抢种下一茬作物,需要抓紧抢收,让收割机械及时到位,加快进度,及时烘干,想办法将损失降到最低,维护农民的种粮利益。”姜文来说。